博客
关于我
[apue] getopt 可能重排参数
阅读量:416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3-06

本文共 304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0 分钟。

看第21章时,介绍到了解析命令行的神器 getopt,了解了 linux 下处理通用命令行的方法。

命令行可分为参数与选项,其中不带 - 或 -- 前缀的为参数,对一个命令而言数量是固定的,多个参数之间的顺序也是固定的(不然命令没法区分);而选项就是带 - 或 -- 前缀的,可有可没有的,由用户的输入决定,另外选项也可以有自己的跟随参数,它们之间是没有顺序的。比如说:

> wget -c http://strawberryperl.com/download/5.30.2.1/strawberry-perl-5.30.2.1-32bit.msi

 

这个 wget 命令行有两个输入,一个是选项 -c,表示断点续传;一个是参数 url,就是后面这一串下载的地址。

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,并没有多个参数,也没有多个选项,选项也没有带自己的参数。后面我们会自己做一个复杂的例子,来做验证。

 

回到 getopt,它的作用就是简化对这些输入的处理。

如何简化呢,就是通过定义一个可接受的选项“模板”,然后通过不停调用 getopt 来将所有选项解析出来,

最后剩下的就是不能被识别的参数了,但是这种场景就简单了,只需按顺序处理它们即可。

下面是一个用来作验证的例子:

 

1 #include "../apue.h" 2 int main (int argc, char *argv[]) 3 { 4     int c, i;  5     char fmt[1024] = { 0 };  6     char *abc = "abcdefghijklmnopqrtsuvwxyz";  7     char *ABC = "A:B:C:D:E:F:G:H:I:J:K:L:M:N:O:P:Q:R:S:T:U:V:W:X:Y:Z:";  8     strcat (fmt, abc);  9     strcat (fmt, ABC); 10     while ((c = getopt (argc, argv, fmt)) != -1) {11         printf ("got option [%d]: '%c' ('%c')", optind, c, optopt); 12         if (optarg)13             printf (" arg: '%s'", optarg); 14 15         printf ("\n"); 16     }17 18     printf ("end up at %d\n", optind); 19     if (optind < argc)20         printf ("some argument left, from %s\n", argv[optind]); 21     exit (1); 22 }

 

这个例子比较“贪心”,定义了所有的字母做选项,其中小写字母不带参数,大写字母均带参数。最后打印解析不了的参数。

它可以用来验证 getopt 有没有正确的执行:

$ ./getopt -a -b -c -A 1 -B 2 -C 3 admin 123qwegot option [2]: 'a' ('')got option [3]: 'b' ('')got option [4]: 'c' ('')got option [6]: 'A' ('') arg: '1'got option [8]: 'B' ('') arg: '2'got option [10]: 'C' ('') arg: '3'end up at 10some argument left, from admin

 

打印了一些 getopt 相关设施 (optind/optarg/optopt) 的返回值,以便可以观察它们随着选项解析后的变化。

其中中括号中的是 optind 代表的值,表示下一个输入在 argv 中的位置。

当所有选项解析完成后,这个位置将被更新到结尾或第一个参数的位置(如果有)。

 

我一直有个疑问,如果当参数夹杂在选项中时,这个位置是定位到哪里呢?

如果定位到那个参数的位置,那么应用在向后遍历剩余参数时,岂不是会遍历到已经解析的选项?

如果不是,那岂不是漏掉了一个参数?

 

于是我用这个小程序做了个测试,就像这样:

$ ./getopt -a -b admin -c -A 1 -B 2 123qwe -C 3got option [2]: 'a' ('')got option [3]: 'b' ('')got option [5]: 'c' ('')got option [7]: 'A' ('') arg: '1'got option [9]: 'B' ('') arg: '2'got option [12]: 'C' ('') arg: '3'end up at 10some argument left, from admin

 

这次我把用户名参数放在了 -b 与 -c 之间,把密码参数放在了 -B 与 -C 之间。

可以看到,各个选项都解析出来了,没有漏掉;而参数貌似也是正确的。

等等,这个optind显示位置是 argv[10],也就是说 admin 位于 argv[10],但是明明它是 argv[3] 啊!

而且解析完 -C 时 optind 已经到了 12 就是结尾了,怎么最后又倒回去了?

 

为了解释这种种谜团,在解析完成后加入以下两句代码,打印解析后的命令行:

1     for (i = 0; i

 

新的程序执行输出如下:

$ ./getopt -a -b admin -c -A 1 -B 2 123qwe -C 3got option [2]: 'a' ('')got option [3]: 'b' ('')got option [5]: 'c' ('')got option [7]: 'A' ('') arg: '1'got option [9]: 'B' ('') arg: '2'got option [12]: 'C' ('') arg: '3'end up at 10./getopt  -a  -b  -c  -A  1  -B  2  -C  3  admin  123qwe  some argument left, from admin

 

原来是命令行参数顺序被重新排列了。

所有选项经过解析后排在了参数之前,而参数保持输入时的顺序被排列在选项后面。

这样通过 optind 进行遍历,就会得到原顺序的参数输入,perfect !

 

通过 man 3 getopt 也发现了这样描述:

By  default, getopt() permutes the contents of argv as it scans, so that eventually       all the non-options are at the end.

 

其它的谜团也迎刃而解。

其实回过头来想,这种 permute argv 参数的成本几乎没有,就是移动几个指针的指向而已,可以说用最小的代价完成了最大的收益。

当然了,getopt 也不是万能的,例如在选项中有重复的输入时,就需要你来处理它们了(不做特别处理的话是后面的选项覆盖前面的)。

 

转载地址:http://vopuz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Docker教程-介绍Docker与容器化
查看>>
设计模式系列之工厂模式三兄弟(Factory Pattern)
查看>>
OAuth2.0认证详解
查看>>
如何禁用控制台窗口的关闭按钮?
查看>>
004.Kickstart部署之FTP架构
查看>>
001. Ansible简介
查看>>
Unknown character set: 'utf8mb4'
查看>>
《SpringCloud实战项目》系列目录
查看>>
【Discuz】关闭QQ互联插件提示信息:系统繁忙,请稍后再试
查看>>
Netflix是什么,与Spring Cloud有什么关系
查看>>
SpringBoot中的自动代码生成 - 基于Mybatis-Plus
查看>>
对象的可见性 - volatile篇
查看>>
端口重用
查看>>
应届生/社招面试最爱问的几道Java基础问题
查看>>
为什么面试完,总是让你回去等通知?
查看>>
Java 中初始化 List 集合的 6 种方式!
查看>>
终于有人把 HTTPS 原理讲清楚了!
查看>>
IntelliJ IDEA 高级调试技巧,用得非常爽!
查看>>
别乱提交代码了,看下大厂 Git 提交规范是怎么做的!
查看>>
在滴滴和头条干了 2 年后端开发,太真实…
查看>>